01
"李战,你真要放弃大学去当兵?这不是胡闹吗?"
母亲声音颤抖,眼中满是不解与担忧。
李战继续整理背包,没有抬头。二十一岁的他理着平头,嘴角带着倔强的弧度。
"我想清楚了,妈。"他将最后一件衬衫叠好放进行李袋,"我需要磨练自己。"
家中虽不富裕,但作为独子,从小到大他几乎没受过什么委屈。连家务都很少做,奶奶总说:"男孩子以后要出去闯天下,在家里干什么家务。"
厨房里,二姨端着切好的梨走过来:"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也许对他是好事。军营能让他变得更坚强。"
母亲叹气道:"从小到大他想要的我们都尽力满足,突然说要去东北边防部队,那边条件那么艰苦,我怕他坚持不下来。"
出发那天,全家人都来送行。爷爷拄着拐杖,站得笔直,眼角却泛着泪光。
"不适应就回来,别硬撑。"爷爷拍着他的肩膀,语气中既有不舍又有几分骄傲。
李战点头微笑,心里却暗下决心:无论多苦多累,他都要咬牙坚持下去。
军绿色的列车缓缓启动,李战透过车窗,看着家人的身影越来越小,最终融入车站的人海中。他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吐出过去二十多年的安逸生活。
黑龙江,北国边疆。寒冷、孤独、艰苦,都是对新兵的巨大考验。
刚下车,刺骨的寒风就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。李战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。
"冷了?"旁边一位老兵挑眉看他,"这才哪到哪,冬天零下四十度才叫冷呢。受不了就早点申请调走。"
李战抿紧嘴唇,没有回应。他不想成为第一个因为怕冷而退缩的新兵。
部队的生活比他预想的更加严苛。每天四点半起床,五点集合,然后是连续不断的训练和任务。
过去连自己衣服都不会洗的李战,现在必须学会所有生活技能。
"这个被子是怎么叠的?重来!"班长孙勇站在他面前,脸色严肃,"李战,你是来度假的吗?"
李战低头重新开始叠被子。他的手冻得通红,但不敢有丝毫抱怨。
日复一日的训练中,李战渐渐适应了军营生活。
他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,脸上的婴儿肥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坚毅的轮廓。眼神中少了几分天真,多了几分坚定。
"战儿,你都变样了。"视频通话中,母亲惊讶地说,"看起来成熟多了。"
李战笑道:"妈,这里的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。现在我不仅能照顾自己,还能帮助战友们呢。"
母亲眼中含泪:"什么时候能回来?"
"等有假期吧,现在我想在部队有所作为。"李战的语气中透着坚定。
他的目标很清晰——争取提干。在军队中,从士兵提升为军官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待遇。但这条路并不平坦。
李战拼命训练,各种考核都争取名列前茅。
他主动申请最艰苦的边境巡逻任务,在极寒条件下坚持完成每一项挑战。
然而,部队里像他这样出色的士兵很多,而提干名额却极其有限。
"提干不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,还要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政治觉悟。"政治指导员王建军告诉他,"你的体能不错,但在其他方面还需要加强。"
李战认真听取建议,开始全方位提升自己。
休息时间他钻研政治理论,参加部队文艺活动,甚至自学了一些当地少数民族语言,以便更好地与边境居民交流。
时光飞逝,九年时间转眼过去。当年的新兵已经成长为老兵,但提干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。
看着一个又一个比自己资历浅的战友获得提干机会,李战心中难免有些失落。
"战儿,你都三十了,还不考虑转业吗?"一次电话中,父亲直言不讳,"你妈整天担心你的终身大事,同龄人孩子都上小学了。"
李战沉默半晌,终于做出决定:"爸,我申请退役了。下个月能回家。"
放下电话,李战站在营区角落,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。
九年军旅生涯没能实现他的理想,但他并不后悔这段经历。
军营生活将他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男孩,锻造成了一个坚韧不拔的男人。
离队前夕,连长找他谈心:"战儿,你是块好材料,只是机会有限。部队永远记得你的贡献。"
李战挺直腰板敬礼:"谢谢连长,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部队的日子。"
退役那天,战友们为他准备了简单的欢送会。
李战换上便装,背起行囊,踏上了返乡的列车。
在车厢里,李战看着窗外飞驰的白桦林,回想起九年前满怀壮志加入部队时的自己。
虽然没能如愿留在军队,但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生惯养的青年了。
"小伙子,能帮我看看这个手机吗?突然没信号了。"
对面座位上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李战礼貌地接过手机:"我看看。"
这是一部外形普通但手感特别的手机,乍看像普通老人机,拿在手里却感觉份量不同。
李战检查了设置和网络连接,发现是飞行模式被意外开启了。
"修好了,老先生。"他将手机还给老人,"只是飞行模式被打开了。"
老人接过手机,满意地微笑:"谢谢你,小伙子。你是军人吧?"
李战笑了笑:"刚退役。"
"军人的气质是藏不住的。"老人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"能听出你是哪里人吗?"
就这样,两人聊了起来。李战得知老人姓张,是退休教授,正前往省城参加一个老友聚会。
到站时,李战注意到张教授腿脚不便,便主动提出帮忙。
"张教授,我送您下车吧,站台人多,您走路不方便。"
不等老人回答,李战已经拿起两人的行李。张教授感激地点点头。
"年轻人,现在像你这样热心的退伍军人不多了。"下车后,张教授握着李战的手,眼中充满赞赏。
李战谦虚地回应:"小事而已,您路上小心。"
两人在车站分别,李战不会想到,这次偶然的相遇,将成为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关键点。
02
退役后的生活平淡如水。李战在家乡找了份工厂保安的工作,每天三班倒,收入勉强够维持基本生活。
军营里形成的习惯让他无法融入家乡悠闲的生活节奏。
每天凌晨,他仍会准时起床跑步,然后做一套军体拳,这让小区里的邻居们都觉得新奇。
"战儿,隔壁周家的女儿今年研究生毕业,工作稳定,人也漂亮,要不要见见?"母亲试探性地问道。
李战摇头:"妈,我现在事业都没着落,怎么谈婚论嫁?"
"那你打算一直当保安?这能有什么前途?"父亲放下报纸,语气严肃,"你都三十出头了,再不成家立业,以后怎么办?"
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上演。父母的期望让李战压力倍增,但他清楚,目前的状况确实不适合组建家庭。
不知不觉,退役已经三年。李战依然单身,依然是工厂保安。
昔日的战友中,有的成了公司高管,有的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,只有他似乎停滞不前。
"爸妈,我打算去广州发展,那边机会多。"一天晚饭后,李战下定决心,"等有了稳定工作,再考虑成家的事。"
母亲眼睛红了:"这一走,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。"
"最多两年,我一定回来。"李战保证道。
第二天清晨,李战正在收拾行囊,准备下午去买长途车票,手机突然响起。
"喂,是李战吗?"电话那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。
"是我,请问您是?"
"我是黄连长,黑龙江军区的。还记得我吗?"
李战激动地挺直了腰板,仿佛对方就在眼前:"黄连长!当然记得!您怎么会联系我?"
"战儿,我有个重要任务,想交给你。"黄连长的声音沉稳有力,"这个任务只有你最合适。"
李战困惑不解:"我?可我已经退役三年了啊。"
"还记得你退役时在火车上帮助过一位老人吗?"黄连长没有直接回答。
李战回想片刻:"记得,一位姓张的教授,腿脚不便。"
黄连长语气变得神秘:"这就是你的机会。你可知道,为什么这个任务会落在你头上?正是因为那位老者,他的身份非同一般。"
03
「什么意思?」李战一头雾水,「那位张教授到底是什么人?」
黄连长沉默片刻,然后说:「你帮助的不是普通教授,而是军委特别顾问组的张明远上将。」
李战顿时瞪大了眼睛,手机差点掉到地上。
张明远上将,这个名字在军中如雷贯耳。他是国防领域的权威专家,退休后仍被聘为军委特别顾问,参与重大军事战略决策。
「上将?我...我完全没认出来。」李战结结巴巴地说。
电话那头传来轻笑:「张上将向来低调,他这次是专程去考察边境安全状况的。你无意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」
「但这和任务有什么关系?」李战仍然困惑。
「张上将看中了你的品质和军人素养,」黄连长解释道,「他推荐你参与一个特殊项目,如果表现出色,不仅能获得丰厚报酬,还有机会重返军营,实现你的提干梦想。」
李战心跳加速:「真的可能吗?我已经退役了啊。」
「特殊渠道,」黄连长语气笃定,「但前提是你必须先完成这个任务,证明自己的能力。你有兴趣吗?」
「什么任务?」李战问道,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发颤。
「详情需要面谈,太复杂了。我明天到你所在的城市,上午十点,老兵之家见。」黄连长说完,挂断了电话。
李战呆坐在床边,脑海中思绪万千。重返军营,实现提干梦想,这是他退役后都不敢再想的事情。
但又有一丝忐忑:这会不会是骗局?毕竟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。
他拿起手机,拨通了以前部队战友孙强的电话。
「孙哥,黄连长最近有出差安排吗?」
「好像是有,听说去执行什么特殊任务了,怎么了?」
这个回答让李战稍微安心了一些。他决定赴约一探究竟。
第二天上午,李战提前半小时到达老兵之家。这是一个退伍军人联谊的场所,平时很少有人来。
他刚坐下不久,黄连长就推门而入,还是那熟悉的雷厉风行的步伐。
「战儿,来得挺准时。」黄连长笑着伸出手。
李战立即起身,条件反射般地敬了个军礼,然后才握手:「连长好!」
两人寒暄几句后,黄连长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,取出一份文件。
「任务是这样的,」他压低声音,「军方正在研发一种新型通讯设备,代号『寒鸦』,可以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通讯。样机已经完成,需要在实际环境中测试。」
李战皱眉:「这不是应该由现役军人执行吗?」
「表面上看是这样,」黄连长点点头,「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。我们怀疑有间谍盯上了这个项目,如果派现役军人执行测试,很容易引起注意。」
「所以需要我这样的退役军人?」李战若有所思。
「没错,你退役三年,表面上只是个普通保安,不会引起怀疑。而且你在北方服役多年,熟悉极寒环境,是最合适的人选。」
李战思索片刻:「任务具体是什么?」
黄连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,打开后露出一部外形朴素的手机,与火车上张上将使用的极为相似。
「这就是『寒鸦』样机,伪装成普通手机。你需要带着它前往黑龙江漠河,在那里按照指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测试,记录数据并定时上传。」
「仅此而已?」李战有些怀疑。
「表面上是这样,」黄连长意味深长地看着他,「但实际上,你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 —— 引蛇出洞。情报显示,间谍可能会尝试接触测试人员窃取设备。你既是测试员,也是诱饵。」
李战倒吸一口凉气:「这岂不是很危险?」
「确实有风险,」黄连长坦言,「但会有安全小组暗中保护你。而且,这也是对你能力的考验。如果成功完成任务,张上将会亲自为你开通提干特殊通道。」
李战陷入沉思。这个任务听起来既危险又充满诱惑。
「我需要考虑一下吗?」他谨慎地问。
黄连长摇头:「任务紧急,需要立刻答复。当然,你完全可以拒绝,我们会另找人选。」
李战深吸一口气,军人的血液再次沸腾起来:「我接受任务。」
黄连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:「好,这是任务详细说明和联络方式。三天后出发,去漠河。记住,无论遇到什么情况,都要保持冷静,按照预案行事。」
李战接过文件,郑重点头:「明白。」
回家的路上,李战心情复杂。他既兴奋于重返军旅的可能,又担忧任务的危险性。
「儿子,你怎么突然不去广州了?」晚饭时,母亲奇怪地问。
李战编了个借口:「一个战友在黑龙江开了家安保公司,邀请我去帮忙。待遇不错,我想去试试。」
父母虽然有些疑惑,但见儿子终于有了方向,也就不再多问。
三天后,李战踏上了北上的列车。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南方的绿意盎然变为北国的苍茫雪原。
他轻抚胸前的木盒,那里面装着可能改变他命运的设备,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。
04
漠河,中国最北端的小城,被称为「中国北极」。
二月的漠河,气温常年保持在零下三十度以下,是测试极寒设备的理想环境。
李战按照指示,住进了一家偏僻的小旅馆。这里游客稀少,正适合秘密任务的进行。
「您好,单人间,订了一个月。」李战对前台的老板说。
「李先生是吧?已经准备好了,203房间。」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,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,「来漠河旅游?」
「不是,」李战按照预先设定的身份回答,「我是野生动物摄影师,来拍摄冬季动物生存状态的。」
「难怪呢,这季节很少有游客来。」老板递给他钥匙,「有什么需要随时说。」
房间简陋但干净,李战放下行李,取出那部特殊手机。按照说明书,他首先需要测试手机在极寒环境下的开机性能。
他打开窗户,让刺骨的寒风灌入房间,然后将手机放在窗台上。十分钟后,手机表面已经结了一层薄霜,但依然能够正常开机,信号也很稳定。
「性能确实不错。」李战在记录本上详细记下测试数据,然后通过特殊加密通道上传。
接下来的几天,他按照任务清单,在不同环境下测试手机性能:雪地、森林、河边、高空等。每到一处,他都会真的拍些野生动物照片,以维持摄影师的身份。
第一周过去,一切顺利,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。
「或许黄连长太谨慎了,根本没有什么间谍。」李战心想。
然而第九天,事情出现了转机。
李战在镇上唯一的咖啡馆里上传数据时,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子坐到了他对面。
「请问这里有人吗?其他桌子都满了。」她用流利但带着口音的中文问道。
李战环顾四周,确实没有空位了:「请便。」
「谢谢,」女子微笑着伸出手,「我叫安娜,来自俄罗斯,是生物学研究员。」
「李战,摄影师。」李战简短地回答,迅速合上电脑。
「摄影师?太巧了!」安娜眼睛一亮,「我正在研究北极生态系统,需要一些专业照片。也许我们可以合作?」
李战警觉性立刻提高:这个巧合来得太过刻意。根据任务简报,科研人员身份是间谍最常用的掩护之一。
「抱歉,我的工作安排很紧,恐怕没有时间合作。」他婉拒道。
「哦,那太遗憾了。」安娜略显失望,但很快又微笑起来,「至少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吧?在这种偏远地方遇到人不容易。」
为了不引起怀疑,李战点点头:「当然。」
接下来的几天,他发现安娜似乎总是「偶遇」自己:餐厅、超市、甚至测试地点附近。
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搭话,话题也经常不经意地转向通讯技术。
「现在的手机在极寒地区真是太不稳定了,你的摄影工作会受影响吗?」有一次,她这样问道。
李战警惕地回答:「我用的是专业设备,问题不大。」
他每晚都会向黄连长汇报安娜的异常行为。黄连长指示他继续保持警惕,同时适当接近安娜,看她到底想要什么。
「引蛇出洞,但别让自己成为猎物。」黄连长在加密通讯中警告。
第十五天,李战决定主动出击。他约安娜一起吃晚餐,打算套取更多信息。
「你研究的具体是什么生物?」晚餐时,李战假装随意地问道。
「主要是北极狐和驯鹿的生存适应性,」安娜回答得很专业,「特别是它们在极端环境下的通讯方式。」
「动物也有通讯方式?」李战故作惊讶。
「当然,」安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「自然界中的通讯系统比人类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比如说,北极狐能在几公里外辨识同伴的叫声,即使是在暴风雪中。」
李战点点头,暗中观察她的反应:「听起来比我们的手机强多了。」
「确实,」安娜微笑着,「除非有新技术突破。我听说中国军方在研发一种极地通讯设备,性能相当惊人。」
李战心中一凛,但表面上仍然平静:「军方的事情我不太清楚,我只是个摄影师。」
「当然,当然。」安娜轻松地转换了话题,「对了,明天我要去探索一处冰洞,据说里面有独特的生态系统,你有兴趣一起吗?可以拍到些罕见照片。」
李战思考片刻,点头同意了:「好啊,听起来很有趣。」
当晚,他立即向黄连长报告了这一发展,并询问如何处理。
「去吧,但带上特殊定位器,」黄连长指示,「我们会派人在暗处保护你。这可能是个陷阱,也可能是个机会。小心行事。」
第二天清晨,李战和安娜驱车前往郊外的冰洞。一路上,安娜热情地讲解着当地的生态环境,看起来确实像个专业研究员。
但李战始终保持警惕,特别注意周围的动静。
「到了,」安娜指着前方一个不起眼的山坡,「冰洞入口在那里。」
下车后,李战发现周围异常安静,连鸟叫声都没有,这与往常的森林环境明显不同。
「怎么这么安静?」他问道,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藏着的防身匕首。
「冬季嘛,动物都冬眠了。」安娜轻松地回答,走在前面带路。
冰洞入口狭窄,只容一人通过。安娜打开头灯,钻了进去。李战犹豫片刻,也跟了上去。
洞内比想象中宽敞,墙壁和天花板都覆盖着厚厚的冰层,在头灯照射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。
「美极了,对吧?」安娜的声音在洞中回荡。
李战点点头,取出相机拍摄起来。就在这时,他听到了洞口传来的细微响动。
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三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已经堵住了洞口。他们都穿着厚重的棉服,脸上带着面罩,手中握着武器。
「别动,」其中一人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道,「把你的通讯设备交出来,我们不想伤害你。」
李战立刻明白自己落入了陷阱。他看向安娜,发现她已经换上了一副冷酷的表情,与之前判若两人。
「抱歉,李先生,」安娜用流利的俄语对同伴说了几句,然后又用中文对李战说,「我们只对那部特殊手机感兴趣,不会伤害你的。」
李战迅速评估形势:洞口被堵,三个武装人员,自己手无寸铁,唯一的武器是腰间的匕首。黄连长说过的保护人员在哪里?
「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,」他故作镇定,「我只是个摄影师。」
「别装了,」安娜冷笑,「我们知道你在测试新型军用通讯设备。交出来,你就能安全离开。」
就在这时,李战看到洞顶有细微的冰屑落下。他立刻明白了什么,开始拖延时间。
「即使我有那东西,你们觉得军方会让你们轻易带走吗?」他缓缓后退,「现在放我走,还来得及。」
「看来你不配合,」安娜示意同伴,「搜他的行李。」
就在一名武装人员上前时,洞顶突然传来巨大的爆破声。
混乱中,李战迅速拔出匕首,一个箭步冲向最近的武装人员,利用军队中学到的格斗技巧将其制服。
同时,特种部队队员从洞顶破口处迅速滑降而下,瞬间控制了局面。
「李战同志,你没事吧?」为首的特种兵问道。
「我没事,」李战松了口气,「他们想要『寒鸦』。」
「我们知道,」特种兵点点头,「黄连长一直在监视情况,你的表现很出色。」
原来,黄连长早就怀疑安娜的身份,但需要确切证据。李战成功引出了整个间谍小组,任务完美完成。
三天后,李战在军区总部见到了黄连长和张明远上将。
「做得好,李战同志,」张上将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,「你的冷静和勇气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。」
黄连长补充道:「间谍组织已经被全部抓获,『寒鸦』项目安全。」
「那么...」李战犹豫了一下,「我的任务完成了?」
张上将微笑着递给他一份文件:「不仅完成了,而且表现优异。这是特招军官的入职通知,少尉军衔。你愿意重返军营吗?」
李战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,他接过文件,手微微颤抖:「这是我的荣幸,首长!」
「明天就去报到吧,」张上将说,「祖国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。」
05
一个月后,李战穿着崭新的军装,站在军区司令部前。
肩上的少尉军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那是他奋斗九年都未能实现的梦想。
「李战,」黄连长走过来,现在他已经是李战的同级军官了,「准备好开始新的征程了吗?」
「随时准备着!」李战挺直腰板,敬了个标准的军礼。
走进办公室前,他回头望了望蓝天。那一刻,他明白,有时候命运的转折就在一念之间,就像他在列车上帮助那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一样简单。
九年军旅生涯没能实现的梦想,却在退役后意外实现了。生活有时就是如此奇妙,当你以为所有机会都已错过,命运却在不经意间为你打开另一扇门。
「李少尉,首长有新任务要交给你。」秘书走过来通知他。
李战整理了一下军装,大步走向未来。
这一次,他不会再错过任何机会。
特此申明:本文含有虚构内容创作成分,人物均为化名,图片源自网络。请勿对号入座,请理性观赏文章
诚利和配资-北京网上炒股配资网-安全股票配资公司-炒股配资入门知识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